司馬觀點:江丙坤可悲(江春男)
江丙坤卸任第一件事
是去北京(磕頭)報到
奴才嘛
李登輝時期
叫他說兩岸關係是階段性兩國論
他也照唱
江丙坤:「兩岸是兩個主權國家」(聯合報,民國82年11月22日,頭版)
江丙坤:政府將採「以一個中國為指向性的階段性兩個中國政策」(中國時報,同上)
如今
卻急於向中南海哈腰磕頭
確實可悲!
不過
在台想當中共代理人的
想必排隊排很長
應該還輪不到姓江的!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司馬觀點:江丙坤可悲(江春男)
2013年04月30日
鳳凰衛視與央視的國際頻道,的確有相當水準,請來的評論員都有專業背景,言之有物,和台灣名嘴的胡謅一通,不可同日而語。但是,引進他們來改善台灣媒體亂象,即使不是請鬼拿藥,至少也是刻舟求劍,不切實際。
鳳凰遊說來台難成
鳳凰衛視在廣東一帶很受歡迎,在中國也未合法落地,只有裝小耳朵的旅館和住宅才能看到,它在知識口碑不錯,在中國算是突破。過去10年來,它花了不少工夫來台遊說,希望在台落地。
不過,因為它與中共軍方關係密切,對兩岸問題有固定立場,連對台灣官員稱呼都與中國合拍;有些評論員出身台灣,卻對台最不友善,加上種種法律限制,我方終究不准它來台。
央視的國際頻道是百分之百的國際宣傳工具,花費之巨大不輸CNN,它想成為中國BBC,目的在彰顯大國氣勢。但只有在與中國利益無關的新聞,才能保持疏離和客觀。它批評美國外交政策不遺餘力,對日本外交不留情面,只有民族主義一個主旋律;對台灣則看需要調整,但對統一立場絲毫不含糊。
中國媒體都是黨管,不過,有些地方媒體因巿場競爭壓力,而異軍突起。例如,《新京報》、《南方報系》和許多文史刊物,保持自由思想的火花,深受公共知識人的重視。大陸的公民社會日漸抬頭,不少網站有相當不錯的文化水平。
說法如中共代理人
可惜的是,這些不是海基會所關心的,而江丙坤曾為台灣首席談判代表,如今他的兩岸主張和個人形象,幾乎和中共在台代理人的說法無異,其也悲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