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徒文對郭血汗的見解完全正確
再補一槍 郭血汗更明白說就是維尼熊的棋子--居然講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
甚至說出反台灣主權的話:台灣是中國一部分
一個要選台灣總統的準候選人這樣說 你是要選特首嗎
可70-80%以上台灣人不認為是中國人啊
美國人還真看穿了郭柯韓都是些親中反美份子啊
郭台銘被美國人看穿!名嘴曝參選關鍵是「中共」 - 自由娛樂
鄭弘儀在節目上探討郭台銘參選動機。(翻攝自臉書)
〔記者蕭方綺/台北報導〕鴻海董事長郭台銘,日前宣布參加國民黨黨內總統初選,並說這個決定和媽祖有關,不過前美國在台協會(AIT)台北辦事處長司徒文,卻認為「郭台銘和北京政府之間對話,才是他決定參選的關鍵」。對此,名嘴范世平昨在《鄭.知道了》表示,他認為司徒文對郭台銘的看法,應該也是美國國務院的意思,並說美國人已經看穿郭台銘。
范世平認為司徒文對郭台銘的看法,應該也是美國國務院的意思。(翻攝自臉書)
司徒文在「全球台灣研究中心」撰文表示,不應該低估郭台銘對台灣自由民主所造成的威脅,因為他第一次見到郭台銘的時候就知道,「郭台銘不僅是個自大狂,也對美國心無善念」。司徒文還說,他認為郭台銘是北京政府用來影響台灣政局的人選,「郭台銘和北京政府之間對話,才是他決定參選的關鍵,並非所謂媽祖託夢」,還說「我不認為郭董是美國的盟友」。
對此,范世平認為司徒文這篇文章,也包含美國國務院的意思,因為美國先前也會對台灣的總統候選人做出一些評價,像是總統蔡英文2013年參選時,也曾到美國訪問國安會,當時就有一名官員將見完蔡英文的看法,透露給英國媒體。
范世平也認為日前郭台銘見美國總統川普的時候,可能只有聽訓的份,因為去年11月威斯康辛州州長選舉的時候,共和黨被民主黨逆轉勝,就有很多人說,是因為郭台銘在當地的投資案一直沒有進度,所以影響了選舉結果,還可能連帶影響到明年川普的連任,因此郭台銘才會一見完川普,就馬上動身前往威斯康辛州。
熱門文章
-
2014-04-23 14:39 http://news.ltn自由時報 〔本報訊〕日前有一對中國夫妻在香港旺角,讓小女兒隨地便溺,被香港年輕人包圍、錄影存證並報警,事情鬧得轟轟烈烈。消息傳回中國,不滿的中國網友 發起「6月1日起不去香港行動」,聲稱「我們是消費者、我們是...
-
20190411 不要臉的英派蔡英文博壞賭 臨時有人參加黨內總統初選 就開始玩變更遊戲規則手法 初選期程延後 真是可悲啊
-
楊文嘉講得對 打擊魔鬼不要自己也變成魔鬼 但是他們的討論都忽略一個關鍵問題 台灣其實身處「後威權」體制 要處理這些政治弊案 如楊子嘉姚立明等人所討論的 並無可依傍的體制管道可以去處理 (特偵組地檢署政風機關之廉政署等等都不動監察院也是) 在西方之正常先進民主國家 ...
-
2013年3月5日 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在本港有不少 基金客,宏利金融(945)旗下的宏利資產管理,昨日被證監會公開譴責兼罰款2400萬元,因宏利連續5年違規分銷旗下環球基金產品,未有跟足要求評估和 配對客戶風險,干犯嚴重內部監控缺失。這是歷來涉及金融產品銷售監...
-
黃越宏稱「12%司法官貪污」 今遭不明男子毆打 - 社會 - 自由時報電子報 台灣司法反動派的反撲--以前直接用暗殺的 或是法庭羅織罪名 現在則是派出打手毆打批評者 跟納粹黨衛隊一模一樣 台灣司法果真是法西斯本質 罵黃「你在電視上囂張什麼?」、 「說什麼...
-
To be able to do something as well as others is not enouth either. It does not give the leadership position without which a besiness is doom...
-
2013-3-17 位於法國西南部城市波爾多加隆河上的「傑克.沙邦.德瑪」大橋16日正式啟用,這座橋造價1.6億歐元(約台幣62億元),也是全歐最高的垂直升降橋,支撐升降橋面的4座塔高度為77公尺 。 vertical lift bridges
-
[爆卦] 猜測赤燭為何會埋梗還願又事後道歉 應該是發夢文吧 也可以說是另一種陰謀論發酵衍生品 如果真有這樣的三部曲: 「返校detention」→「還願devotion」→「噤聲detection」 那這個台灣獨立開發團隊 就真的是太厲害了 可是 從以下兩件...
-
--根本就是藏富於海外 其實應該立法鼓勵捐獻美術館免稅 資本主義就是要累積財富與資本 台灣萬萬稅根本變相逼迫富人逃稅 先進國家為什麼那麼多富豪捐獻美術館 除了投資增值與美學蒐藏外 更重要是國家立法鼓勵類似捐獻免稅 王永慶家族海外金庫曝光海外資產是台灣3.4倍-...
-
陳水扁前總統任內曾被某位數學教授 公開說A了多少多少錢 結果法庭傳喚後 他說是在某車站聽婦人說的 後被判無罪 此事件雖證實為無 但是其他如總統夫人吳淑珍 在官邸之行徑 卻大受非議 美國大法官曾解釋說 名人享有名人之特權 因此應該忍受相當之不自由 這是正確的言論自由 ...
總網頁瀏覽量
956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