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(2012年11月15日就職中共總書記談話): 「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,期盼有更好的教育、更穩定的工作、更滿意的收入、更可靠的社會保障、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、更舒適的居住條件、更優美的環境,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、工作得更好、生活得更好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。」 Worldwatch: 蔡英文政軍人事馬規蔡隨 因循苟且 鄉愿欠創新

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

蔡英文政軍人事馬規蔡隨 因循苟且 鄉愿欠創新

​蔡英文政軍人事馬規蔡隨 因循苟且 鄉愿欠創新
不能說是馬核定的名單 就照單全收 你也應該有自己主見才對
真的應了少數獨派對小英為人處事的觀察:有時難免過於鄉愿
這種因循苟且的人事任命致命後果就是
整個國軍高層嚴重阻塞創新改革的動能
塞滿了老舊思維與風格的領軍模式
如何可能革新呢 爆發一連串軍中醜聞的國軍
看來還是會繼續爛下去 苟延殘喘
 

調查報導》將官晉升 輕作戰、重隨員

2016-07-04 記者鄒景雯/調查報導
六月廿三日,蔡英文總統上任甫一個月餘,她親自出席了將官晉升授階典禮。這一批定期在七月一日晉任的將級人員,共有卅七位,是近年來晉升人數最多的一次,也是蔡英文就職後核定的第一批星星。
  • 蔡英文總統上任首批核定三十七名將官晉升,由作戰部隊晉升的只有七人,引發「輕部隊、重機關」的質疑。圖為蔡六月二十三日出席一○五年將官晉任布達暨授階典禮情形。 (資料照,記者劉信德攝) 蔡英文總統上任首批核定三十七名將官晉升,由作戰部隊晉升的只有七人,引發「輕部隊、重機關」的質疑。圖為蔡六月二十三日出席一○五年將官晉任布達暨授階典禮情形。 (資料照,記者劉信德攝)
  • 蔡總統首批核定將官晉升分析表 蔡總統首批核定將官晉升分析表
這份星光燦爛的名單上,有七名中將與卅名少將名列其上,外行人看熱鬧,但內行人看門道,包括中國解放軍都可以透過其人員成分與結構來了解:台灣政府建軍備戰的內容到底是什麼?
那麼究竟新政府拔擢這批將官透露何種思維邏輯?又反映出哪些現實情況?

蔡晉升37人 作戰系統僅7人

如果逐一了解這次晉升將官的所屬背景,可以歸納出一點相當明確的結論,卅七人中,由作戰部隊晉升的只有七人,二名是部隊中的行政職,其他廿八人全都出於各機關,而且具有隨員資歷者特多。

作戰部隊24小時待命 更應激勵

作戰部隊廿四小時待命,機關軍職正常上下班,這麼明顯「重機關、輕部隊」的不平均現象,可想而知,其對鼓舞作戰部隊的士氣毫無助益,外界要解讀其代表的意義,恐怕也很難與新政府建軍的主要目的在提升戰備相連結,因為戰備人員獲得晉升的比例並不高。
這樣的佈局,極可能並不是蔡總統企圖向國人表達的本意,但是國防部提報上來的各單位建議名單,呈現的正是這樣的效果。

7中將 僅2人屬於作戰編制

這 次晉任的七位中將,屬於作戰編制者只有二位,分別是王興禮與傅正誠;其他五位機關人員中,比較讓人關注的是熊厚基,他原是作次室助次,出任新職被視為是三 級跳,其實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,也就是俗稱的「大辦公室」,這位置是全部的總務,並非內臣,不一定要隨部長更迭就換自己人,部長要帶人可以安排「小辦公 室」,即部長辦公室,更能減少外界說話。類似的情況,稍早也出現在特任或上將的政務副部長由海軍李喜明出任一事,通常部長是空軍,兩位副部長會找其他軍種 擔任,以提供必要諮詢,同時,未考慮文職的安排也讓上將七名的編制超編為八人。
另一個焦點則是空軍參謀長范大維,副參謀長要升參謀長,通常會先調到外面去歷練後再回來接,而原空軍參謀長柏鴻輝中將也未經副司令歷練,即直跳國防部常次,這兩者都成為馮部長上任後未按慣例走的實例。

少將23人出身機關 遭譏「隨員當道」

這次晉任在少將方面,先從最近誤射雄三出事的海軍說起。六位晉升少將者,逐一清點,只有二五六戰隊長趙建國一位是作戰部隊,其他五位全出身機關;而且,郭治國與徐綬章兩位跟過林鎮夷前總長,賀紘璿是高廣圻前部長的參謀主任,因而被戲稱是「隨員當道」。
空 軍部分,更是顯著,這次晉升六位少將,沒有一位是作戰部隊,全部來自於機關,其中最引起討論的是:政務辦公室公共事務處長一職,空軍原來建議由該軍戰訓副 處長顏有賢調任,其人事業經馮世寬批示,本人也到了國防部去銜接業務,然人事令送到總統府後臨時生變,改由前副部長柯承亨的隨員傅孟杰出任,並規劃傅孟杰 在轉到國安會任職後,再將缺還給顏有賢。這過程,不知是否有指揮體系以外的力量影響?與國安會副秘書長陳文政有無關係?難免在軍中引起了討論。
至於陸軍,這次晉升少將的十八人,嚴格而言只有四人為作戰單位,且只有七人為陸軍所建議。其他十一人,倪邦臣被指為嚴德發總長的人脈;趙亞平傳出是高廣圻所建議,但屬於胡鎮埔的關係;王智弘與張宏兩位則是軍醫,前者竟涉嫌假捐贈真逃稅被起訴。

少將製造機?國安會半年升2人

比 較特別的是,韓立昱與余劍鋒兩位是前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的色彩,而國安會半年就晉升兩名將官,如同少將製造機,過往少見,且余劍鋒是上校調至國安會佔少將 缺,立刻再外調佔花防部參謀長實缺;國安會、國安局是軍文通用的缺,國防部幹部可以調國安會或國安局佔將官缺,但除非是國安會秘書長帶去的隨員,一般外調 到部外的幹部回軍就是退伍,很少再回去佔高缺的。因此,新政府會同意這安排,讓人意外。若再加上今年元旦馬英九最後晉任的周國健少將等著回陸軍佔實缺,作 戰單位怎麼會有士氣?
統整下來,還可發現這次晉升中,會計管錢的有一中將(國防部主計長陳國勝)一少將(財務中心財務長沈健群),總務有一中將(熊厚基)二少將(賀紘璿與韓立昱),這些皆與強化作戰無關,國防部多年實施裁軍下來,這些單位縮不掉?值得思考。

精實案推動多年 將官減幅不足

如果國軍推動精實案,是要建立一支「小而精、小而強、小而巧」的精銳勁旅,那麼將官員額不減反增,是否適當?這有關戰力配置與國家財政的雙重問題。
國 軍自一九九七年實施精實案始,兵力員額已由當年的四十五萬二千人降到現在的廿一萬五千人,但將官員額在馬英九上任之初仍達三九三人,面對將官員額降得不夠 快的包袱,馬英九在任內曾經立下每半年一次的晉升不超過卅人的規定,卻仍持續超編。但是這次新政府上台,蔡英文一下子就核示晉升卅七位中少將,超過了前朝 的限制,該如何合理看待這個人事安排?負責提報的國防部也需要提出足以說服的理由,然從量化的角度看,應該很困難吧。

建軍備戰思想 國防部應說清楚

交出這樣的首份晉升名單,國防部長顯有必要說明其建軍備戰的思想到底是什麼?總統的國防幕僚有沒有發揮正確的作用?總統府這麼多戰略顧問,是又顧又問或不顧不問?這三類人是否稱職,攸關三軍統帥能否耳聰目明,不被浮雲蔽日。

熱門文章

總網頁瀏覽量

搜尋此網誌